-
25
2025-09
碧波之上的蒼穹:賽里木湖漫記
八月中旬,趁著休年假的時間,我和姐姐帶著爸爸媽媽踏上了去新疆的旅途,為了撒貝寧的一句:“賽里木湖都沒去過,白活了!”這個網絡里很火的梗,讓我深深思考了一番,因為青春還在,以后的生活會豐富多彩,但是父母的青春已經全部奉獻給了這個家庭,他們并沒有到很多地方走走...
25
2025-09
觀731部隊罪證陳列館感想
當我踏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的那一刻,一股沉重壓抑的氛圍便撲面而來,仿佛歷史的陰霾從未散去,無聲地訴說著那段慘絕人寰的黑暗過往。陳列館內,一件件罪證實物、一幅幅珍貴照片,以及一段段觸目驚心的影像資料,都在無情地揭露著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所犯下的...
24
2025-09
在海拔3000米處重新定義遠方
火車過了蘭州,便漸漸顯出荒涼來。黃土的丘壑連綿不斷,偶有幾株矮樹,也顯得伶仃。同車的旅客多已困倦,有的歪著頭打盹,有的則茫然望著窗外,大約是在計算著到站的時刻。黃昏的塔爾寺,金頂在夕照中燃燒。轉經筒被無數(shù)手掌摩挲得發(fā)亮,發(fā)出沉悶的嗡鳴。殿內,喇嘛們的誦經...
22
2025-09
周末小記
早晨睡到自然醒,陽光已經曬到被角了。泡杯綠茶,看茶葉慢慢沉到杯底。窗外樹上有小鳥在叫,時不時撲棱幾下翅膀。菜市場里人不多不少。青菜水靈靈的,西紅柿紅得發(fā)亮。豆腐攤前排著三兩個人,剛出鍋的豆腐冒著熱氣,老板娘麻利地裝袋稱重。中午吃完飯,坐在陽臺發(fā)呆。樓下幾...
16
2025-09
打核桃
有一句農諺曰:七月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石榴曬破皮,也有人說是七月核桃八月的梨九月柿子來趕集,這里的月份是指陰歷。轉眼又到了核桃成熟的時候,住在渭南長壽塬的丈人家每到這個季節(jié),院子的地上、平房頂上滿是圓滾滾的青皮核桃、或者是褪去青皮的淺棕色的核桃。那棵生長了七...
29
2025-07
離心機轉動的日子
清晨,當城市尚未全然蘇醒,我已披上藍色工裝,踏入三元前驅體實驗車間的離心崗位。機器輕微的嗡鳴聲如同背景音樂般彌漫開來,離心機已準備就緒,如靜候指令的沉默戰(zhàn)友,它們等待著將鎳鈷錳氫氧化物漿料中的固體與母液分離開來。每一次啟動按鈕,都像按下一次鄭重其事的承諾...
11
2025-07
史官鎮(zhèn):藏于渭北高原的文明印記
史官鎮(zhèn)位于白水縣東北的渭北高原褶皺間,背靠黃龍山的蒼茫山脊,這片土地因“文字始祖”倉頡而被烙上厚重的文明底色。作為黃帝左史官的敕葬之地,它不僅是地理坐標上的西北小鎮(zhèn),更是中華文明溯源的重要符號。兒時的新年記憶,總與倉頡廟的煙火氣交織。全鎮(zhèn)老少齊聚廟中搶上頭...
10
2025-07
安全月熾陽下
在驕陽似火的6月,我們精細化學品一車間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對苯二甲醚的生產工作。這一過程不僅是對生產技術的一次檢驗,更是對安全生產理念的深度踐行。6月作為全國安全生產月,賦予了此次生產特殊的意義,而全體員工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謹?shù)膽B(tài)度,在高溫環(huán)境下嚴守操作規(guī)程...
09
2025-07
筑牢安全基石 始于隱患查改 ——第24個“安全生產月”學習心得
安全生產月活動,源于煤炭、冶金等行業(yè)。是經國務院批準,自1980年起在全國開展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,活動時間為每年6月。旨在增強全民安全意識和應急意識,提升公眾安全素質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,今年6月是第24個“安全生產月”,其主題是“人人講安全、個個會應急——查找...
28
2025-06
筑巢引鳳 暖心聚力——技術開發(fā)中心入駐研究院園區(qū)紀實
2024年8月,陜西煤業(yè)技術開發(fā)中心(以下簡稱“技術開發(fā)中心”)整體遷入位于航天東路的研究院本部園區(qū)。幾個月來,園區(qū)合理的基礎設施規(guī)劃和逐步完善的服務體系,為技術開發(fā)中心的科研與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。聚焦員工需求,優(yōu)化工作環(huán)境研究院在園區(qū)運營中注重員工體驗。20...
25
2025-06
重聚的旅程——游老君山
本科畢業(yè)三年后,我與兩位研究生剛畢業(yè)的老友相約,去爬老君山。我們三人曾是同窗,如今各自踏上了不同的道路:我在職場中摸爬滾打了三年,嘗盡了生活的酸甜;他們則剛剛走出象牙塔,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一絲忐忑。這次登山,既是為了重聚,也是為了在自然的懷抱中尋找心靈的...
25
2025-06
擰緊安全螺絲!六月“生死課”
干了幾年對苯二甲醚生產,我這雙手摸過發(fā)燙的反應釜外殼,也處理過滲漏的管道閥門。說真的,每次聽到車間警報響,后脖頸的汗毛都會豎起來——這活兒容不得半點馬虎!今年安全生產月,車間里的變化,我這一線工人最有發(fā)言權。上次那場培訓,放的化工廠爆炸視頻,到現(xiàn)在還在我腦...
25
2025-06
尋幽漢江畔 一日閱千年
晨光熹微,站在市體育館門前,與四十余位素不相識的旅伴共同等待啟程。導游舉著藍色水母樣小旗清點人數(shù)時,我注意到團里有銀發(fā)老者扶著古色古香的登山杖,背著長焦相機的年輕人,還有父母牽著睡眼惺忪的孩子。這種跨世代的組合讓這場旅程尚未啟程便染上溫暖的色彩。大家踏著...
05
2025-06
老君山游記
“聽說老君山的云海能把人看醉,咱們一家人去瞧瞧?”女兒的提議讓全家人眼睛發(fā)亮。趁著五一假期,我們帶著裝滿零食的背包,在晨光中駛向那座向往已久的仙山。抵達景區(qū)時,山腳下已聚滿游客。一下車,小女兒興奮地舉著手機拍照,妻子忙著給我們準備上山的飲食,大女兒則仔細研...
04
2025-06
在賀蘭山的肋骨與騰格里的掌紋之間
時隔八年,當我再次踏上西北大地時,車窗外的風沙裹挾著記憶撲面而來。2017年的甘肅實習經歷曾讓我篤定此生與西北緣分已盡,直到這次偶然,將我重新帶回這片粗糲而遼闊的土地。暮春的銀川平原上,我們的越野車向著中衛(wèi)方向疾馳,追逐著即將沉入騰格里沙漠的夕陽。儀表盤顯示...